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混在东吴吃软饭 > 第三十四章 协议

第三十四章 协议(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荀彧奇怪道:“所为何事?”

杨林道:“主公特意嘱咐在下,当今天下,最富豪者,应属曹公,若能与曹公互通有无,那么对于东吴,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而对于曹公来说,能让商旅与东吴往来,那自然也是只有利而无害之事。”

“这个……”

荀彧显得有些犹豫,杨林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就是加强两家的商人之间的往来,从长远来看。这倒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是曹操一方,最初就是以屯田之制发展起来的,若是贸然的让商旅往来,那么对于己方自身的冲击未免太大……

荀彧谓杨林道:“杨大人,孙曹两家,本就应同仇敌忾,为汉室出力,赤壁一战,虽我军败了,但曹公却从未放弃,今厉兵秣马,挥师西北,全为汉室天下!东吴之主能以大局为重,曹公也颇为欣赏,在出来前,曹公特别嘱咐我,与东吴议和,可让之利,尽管让与东吴,相信东吴女主深明大义,定能明白曹公心意。”

杨林也道:“承蒙曹公看得起,在下必定禀告主公,天下之势,以曹公马首是瞻——只是在下不知道,曹公如何让利于我东吴?”

荀彧道:“曹公说了,刘备虽自命为汉室宗亲,但实则卑鄙无耻之徒,刘备占据荆州,实在令曹公所不耻,因此,曹公特上奏陛下,封孙仁为荆州牧,统领荆州九郡。”

杨林笑而不语,这曹操真是连议和的时候也不忘挑拨孙刘两家的关系,任命孙仁主公为荆州牧,但实际上荆州的掌控权却在刘备的手中,如此一来,不是变相让东吴去进攻荆州吗?

荀彧见杨林表情异样,便问道:“杨大人,可对此有不满?”

荀彧对于商人的事知之不多,因此无法定夺。

杨林见荀彧犹豫的模样。知道这老家伙不宜对付,当初和刘备签订通商协议的时候,也不见诸葛亮犹豫不决。

在战争方面,也许是诸葛亮要强些,但是在治国方面,荀彧本事可以算是乱世中出类拔萃的!

既然荀彧显得犹豫,杨林自然也不能强人所难,便道:“既然荀对于通商之事尚存犹豫,那荀大人自可禀明曹公,看他同意与否?”

杨林道:“承蒙曹公看得起,但如今东吴已经和刘皇叔签了协议,井水不犯河水,曹公现命我主为荆州牧,岂不是挑起我东吴与刘皇叔的不和吗?还请荀先生禀明曹公,荆州牧之位,我主实在不敢受。”

要夺回荆州,杨林自有自己的方法,他可不想东吴成为对方手中的棋子。

见杨林心意坚决,荀彧又道:“既然如此,杨大人,荆州牧之事,我再也不提。曹公既然诚心议和,定是有其它的好处的,那就是从此以往,曹军与吴军的一切瓜葛。都既往不咎,我曹军不会再计较赤壁之战的得失,从此以后,以淮河为界。两家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荀彧的这句话,倒是杨林想听的,此次议和,最重要的就是双方从此再无兵戎相见,只要北面无战事,那么东吴便能安心的操作自己的事情,而对于曹操来说,议和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只要议和了。曹操便能够腾出手去对付西北的马腾和张鲁了。

杨林道:“以淮河为界,对两家来说,倒是公平,既然曹公有意,那我主怎会不同意?但是我主特意嘱咐了一点。还请荀先生能够应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