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绝品盗帅 > 第535章 纪家盐袋

第535章 纪家盐袋(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整个大齐高层官员,自然不会像寻常百姓纯粹看热闹。他们也议论这件事,不过,普通认为这是小皇帝要立威了。这些年来,官员们习惯了王爷、相爷、太后,以至于很多人不自觉地忘记了小皇帝的存在。经过这一件事,官员们蓦然发现,小皇帝正在长大,正在尝试着影响并掌控这个国家。

自古以来,君权至上。皇帝一句话,可以予生予死。官员们都不约而同地推测政局的走向,并思考自己的立场。当然,思考归思考,官员们不会明确表示出什么。一是小皇帝在深宫,除了顶尖的几个人,其他官员根本接触不到。二是现在还是小皇帝现在还未掌权,国家大事还是王爷和相爷及太后说了算。

也有高层官员将目光聚焦在黄元度身上,他们知悉一些真正的内幕,知道是暗鹰和黄嵩捅了娄子。江宁府这次大张旗鼓地为民除害,应该是得了黄元度的吩咐,给足了小皇帝面子。

江宁府衙的诉状虽然只字没提暗鹰,也不可能提暗鹰,但高层官员知道,暗鹰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黄嵩还被纪用那个老狐狸耍了一道。

这件事纪用也有点委屈,他虽然死顶商贸行,想找点麻烦,却没想到黄嵩太心急,主动加码,想玩狠的。结果倒好,不但没玩成,还挨了一闷棍。

江宁城最近颇为热闹,原因就是江宁府衙开审西淮青皮。张二棍等人作恶多端,如今官府为民除害,老百姓自然拍手称快。很多受够了这些地痞欺负的百姓,纷纷请人写诉状,状告张二棍等为恶民间。

官府这一次办事效率很高,黄岳把张二棍等人交出去不到三天,江宁府衙便开始升堂办案,并接受百姓诉状。据说,上交诉状的人络绎不绝,状纸摆满了公堂的桌子。江宁府衙的文书们,将重点的一一抄录,搞出了一个十大罪状。

提审张二棍这天,江宁府衙人山人海。由于人太多,府尹不得不派人从苦主中选出数家有代表性的,进入公堂听案。

张二棍等人被押上来时,都穿着破布烂衫,一个个脸都肿得像猪头一样,连路都走不了。不但如此,一张嘴只有不停地啊啊声,连话者说不出来了。光这副尊容就吓坏了不少人,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以往走路都横着的棍爷,会变成这幅模样。

问案倒也简单,由于张二棍说不出话,便成了单方的控诉会。张二棍确实被打怕了,居然不置一词,连嘴也不张。倒是那几个小头目中的一个,倒颇有傲骨,虽然同样说不出话,但张着嘴大吼,努力挣扎着,迎接他的自然是一顿棍子。

当然,任谁也想不到,宋铮的一次跟踪,得悉了张二棍等人闹事的全盘计划和内情,并从容作出布置。除了宋铮周围的人,别人自然弄不明白,商贸行一方咋应对的那么得当,一点破绽也没留下。

案件以西淮青皮大小头目被判死刑,其余帮众罚作在商贸行当一年苦役作了结。其实,整个问案很少牵扯到商贸行的事,以至于还有百姓怀疑为何到汇通商贸行做苦役。

对于张二棍的倒台,百姓们自然拍手称快,热议不已。许多人打听,以往作威作福的棍爷,为何突然就完蛋了?老百姓才不相信官府会无故伸张正义。这时候,便有深知“内幕”的人,会告诉你,这一次张二棍踢到了铁板上。他惹谁不好,竟然去惹大国舅黄岳的买卖?而且还是当今皇帝亲自题字“敕建”的商贸行?

在百姓那里,这种“内幕”消息永远都比官样文章更具有可信度。这样传言的后果就是,绝大多数百姓都认为,是黄岳要弄死张二棍。

黄岳本来名声不太好,被人称作“三眼老饕”,张二棍之死,让许多百姓背地里说出同样的一句话:“狗咬狗,一嘴毛。”不管怎么说,死了一条狗,百姓还是乐见的。

案子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江宁很多百姓都知道了汇通商贸行。如果说原来汇通商贸行只在商贾们中间叫得响,那么经过这一次后,知道商贸行的人多了不知多少倍,倒是给商贸行做了一次免费广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