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人道天堂 > 第二百零八章 二龙论政说千古(上)

第二百零八章 二龙论政说千古(上)(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后世小子无知,总觉得宋朝的弊端是官僚机构膨胀,又有大批无用的屯兵,拼命想削政减官精军,哼,果是竖子不足为谋。

明宗皇帝听了,想了想,说着:“这是好策,可是必使朝廷支出甚大,与民间来说,赋税也必重,只怕久久,朝廷难以承担。”

“恩,就是如此,就是如此!”方信点头说着:“而且,朝廷再放宽官位,也难以满足日益增大的读书人阶级,所以这也是治标的下策!”

——————

24点左右必还有一章,以保持一天二更的记录(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而与士而言,民于食为天,士与仕为天,却不可等同而言,你可知道,这民间读书之风日盛,对长远来说,自是好事,对短期来说,却是祸端。”

前面还可理解,这条却是难理解,明宗皇帝迷惑的问着:“还请太祖皇帝明示。”

“上古之时,读书者甚少,无知者无欲,只要安抚世家子弟就可安天下,世风日开,读书人渐渐增多,这读书不但明理,也会增欲——读了兵书,就想着天下有乱可领兵为将,读了治国之术,也想着位列庙堂一展心中抱负,你可见得,读了书,真正甘心与农夫贩卒为伍,死于乡野之中的?”

“啊!”明宗皇帝本是明君,这一听,顿时脸色大变,却是领悟其中奥妙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方信颂读老子道德经文,却深深明白其中要意:“古能千寿之国,实是读书人少,而治国久安也,老子的确看的彻底,明的彻底,如果推行治国正道,传播文教,虽可教化人心,也使人开智了,此是王朝覆灭之根。”

教化人心是洗脑,有利统治,可是如果立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这渐渐开智,就大不妙了,所以长远来说,对统治者得不偿失。

“那何以策之?”明宗皇帝脸色大变,连声音都哑了,问着。

“也有下策,就是科举,所谓的科举,实是让民间读书人,能有个进仕的途径,以安其心,我已经说了,士以仕为天,如不得仕,必生怨恨之心,太平时还好,一旦有事,必乱国亡天下!”

说到这里,方信想起了宋朝政策,说着:“再进一步,就是善待士人,开榜取士多取人员,而扩大官员编制,宁可多养官员,不可使之外流,而成为敌方之才。”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官制也膨胀了数倍,实是为了这个目的,有宋一朝,士大夫很少投靠金辽(这也是为什么有南宋的原因),而且很少投靠起义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