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文魁 > 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高兴

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高兴(第3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还有疏通贾鲁河的事,本预计六月中旬完工,但近来有人闹事,明里暗里阻扰河工进度,幸好影响不大。”

“简直是些刁民,”吴通判有些愤慨,但仍是道,“近来地方闹事的多了一些,不过府台放心,下面官吏都一直尊奉府台的谕令,办事都还算得力,只是百姓方面却是难以沟通。”

“百姓难以沟通?”马通判问道,“政令下行,府衙至州县,州县问六房,六房问里甲老人,里甲老人再知晓百姓,何来难以沟通。”

吴通判道:“难就难在,里甲老人,以及地方官绅,他们是民也是士,他们晓得朝廷政令,与老百姓也是切身利益相关。”

“官府要想百姓配合政令,需先安抚官绅才是,恩威并用,才能服人。”

陈济川道:“杨臬台说,赵家尤家他们告状的事,他已是压下,请老爷你尽管宽心。”

林延潮闻言手上动作一停问道:“怎么你们替我招呼过杨臬台了吗?”

“没有,我们什么都没作,是,杨臬台自己派人送信来了。”

林延潮点点头继续擦汗后道:“杨臬台有心了,替我谢他一声。”

但见林延潮口里说谢,但语气里却是理所当然。

林延潮道:“吴别驾,在座之中,你在归德任官最久,论资历也在林某之上,对于近来政令不畅,你有何高见?”

吴通判听林延潮这么说,心底很舒服然后道:“在府台面前,下官哪有什么高见,只是下官所司商虞之事,平日里常与地方官绅大户打交道,对于他们心思倒是了解一些。”

“下官以为官府与官绅里甲老人的关系,应该是同舟共济。现在上下有误会,乃是隔阂所至,若是官府能放下架子,听一听地方官绅们的意见,那么很多事必然是水到渠成的。”

“还有老爷,几位通判在外求见。”

“让他进来吧。”

不久几位通判入内,以下属之礼参见。几位通判陆续道:“启禀府台,今年府内夏粮丰收,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不过有些地方抗缴拒缴,但大体上百姓们都还是支持的,今年夏税不会拖过八月。”

“漕船也已是准备北运,本来都与漕丁说好的,但突然他们又闹起来,向官府要开拨的银子,否则就不开船北上,这银子不知是给还是不给?若不给,怕会不会延误了漕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