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文魁 > 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吗?

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吗?(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最前面是三公三师,申时行加封太师后,已是文臣之首,当然站在第一列。

然后按品级一品一品排下来,品秩为先,次照衙门,比如吏部尚书肯定站在户部尚书上首,六部尚书又在都察院左都御史上首。

如果是同品同衙门呢?比如侍郎,那左侍郎一定在右侍郎之前。

翰林院中,侍读学士又先于侍讲学士。

当然这是隆庆年以前的规矩,后来又不按照这规矩办。

当然李植说的也不无道理,万里送番薯,令人很容易联想至花石纲。至于让徐贞明与自己打对台,人家也是堂堂正正的实力比拼。

清流党自命为君子,这搞人的手段,至少表面看起来光明正大,至于还有什么其他见不得光的就不知道了。

林延潮对钟羽正淡淡地点了点头。钟羽正琢磨不透,林延潮此举是称谢还是不谢。

稍后大朝仪开始。

大朝仪是御殿议,而不是原先在皇极门外御门仪。

原因就是因为有两个品级的官员不好排,一个是御史,还有一个翰林。御史是品级低但手中权力大,翰林是现在品级低,但将来权力大。

‘莫欺少年穷’这句话是专给翰林而设的。

后来规矩进一步破坏,成为侍从官(翰林,鸿胪寺,尚宝司,六科),风宪官(御史)不序班次。

康熙皇帝很喜欢御门听政,不过清朝时御门听政的地方是在乾清门,而明朝则是在皇极门。

众官员列队后进入皇极门。

翰林班次讲读在尚宝司少卿之上,史官在尚宝司少卿下,在尚宝司丞之上

原先林延潮的班次很后的,不提也罢,但现在倒是可以仔细说说。

公侯武将自成一班不提,文官班里从正一品至从九品十八级,一共是十八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