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都督 > 第385章 兄弟对答

第385章 兄弟对答(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然而太监们就通过这个权力,也进行了有选择的选择,最终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权倾朝野的太监。

太监和文官的对立,就这样形成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文官造成的,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几次规模空前的文官集团的灾难,其实都是他们自作自受,这又怪得谁来?

批阅奏折,历来是历朝历代皇帝们最痛苦的事,尤其现在,整个大明的官员做起事情来,越来越流于形式,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每日必上一道奏折,然后在奏折里,云山雾罩,东拐西拐,根本就不知所云。

这样一个坏毛病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这也算是积弊难返,想当初洪武爷的时候,一个户部尚书上书,洋洋洒洒写了15000字,竟然还是没有说到正题上,为此事,洪武帝朱元璋狠狠的打了一顿这个尚书大人的板子。

结果事与愿违,不但没刹住这种空洞无物之风,反倒让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因为明朝的士子文官心目中,能够被皇帝打一顿板子,这不是屈辱,而是一种荣耀,因为得到了皇帝的一顿板子,这些文臣们绝对不会到外面去说自己一顿莫名其妙的废话,耽误了皇帝的时间,消磨了皇帝的耐性,惹怒了天子,而是说他们直言敢谏,逆了龙鳞,这是魏晋风骨,所以他们的名声就会一跃而起,得到天下士子们的拥戴敬仰。

正因为如此,在大明朝又出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文臣们为了博取直言敢谏之声,专门挑拨皇帝打他们的屁股。

就比如说天启皇帝的爷爷的爷爷明仁宗时候,其中有一个大臣,用尽了含沙射影,几乎将皇帝的祖宗18代都骂了一个遍,这时候,仁宗皇帝气的是面色发白浑身颤抖,但他最终还是咬牙切齿的低声告诫自己:“这是这个混蛋在故意的惹恼自己,让自己打他一顿板子,为他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我是绝对不会上他的这个当的。”

将自己获得一个好名声的机会,放在去诟病皇帝的基础上,这难道是一个为人臣子应该做的吗?

但是大明朝廷的皇帝就是这样,除了几个被文人诟病不确定真正暴虐的皇帝之外,他们对文臣的忍让程度,绝对不下于北宋。

但是最终这个蹬鼻子上脸的做法,被已经无法忍耐的一个皇帝彻底的打破了,这个人就是站在天启皇帝面前的朱由检,未来的崇祯皇帝。

当他对文臣们彻底失望之后,他的板子绝对不是轻轻落下,而是往死里打,最终的结局是,文臣们上朝之前,都要在家里准备好后事,最终这种双方绝对的极端对立,造成了大明最后的皇帝和大臣彻底的背叛,加速了大明朝廷的灭亡速度。

而在朱由检痛下杀手之前,面对这莫名其妙的空洞无物的奏折,大明的皇帝最终选择了逃避,因此上,皇宫内,由有文化的太监组成的司礼监就应运而生。设立这个部门,最初的初衷是,皇帝让这些有文化的太监,将那些空洞无物的奏折剔除出去,让他们真正能读到一些,关乎到国朝政事的奏折,避免空费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