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866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3

五代十国往事 第866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3(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雍熙三年(986),王彦超病逝,享年73岁。追赠尚书令。

作为“杯酒释兵权”2.0版的最乖宝宝,王彦超得以善终,但他的子孙后代却远不如1.0版本中的后代们。

对此,《宋史》无耻地给出了一个解释,说王彦超在退休前,曾多次告诫诸子,说自己戎马一生,杀人太多,自己能自然死亡已经是万幸,更不要奢求还会有什么阴功、阴德能庇佑后代了,你们一定要多多行善积德,才能安身立命!结果他的后代子孙真就没有显达之人。

王彦超在京师有座豪华大别墅,配有园林、水池,在他死后十来年就被子孙们卖掉了。

后来,王彦超的一个孙子王克从,在咸平元年(998)进士登第,而官位却始终止于州县。

听闻这话,王彦超吓得赶紧离席,降阶顿首,情商爆棚:“勺水岂能止神龙耶!当日陛下不留滞于小郡者,盖天使然尔。”

于是,“帝大笑”。

次日,王彦超仍要奉表待罪。赵匡胤遣使安抚,表示那只是酒桌上的玩笑,不要当真,还无不愧疚地对身边近侍说喝酒误事,朕昨晚酒后失言,酒醒之后后悔了一整晚!此后,仍以王彦超为永兴军节度使,随后又改镇凤翔。

开宝二年(969),“杯酒释兵权”2.0版中,王彦超非常识时务,带头表示要退居二线,然后就被授予“右金吾卫上将军判街仗事”,可以理解为城管大队长。

之后,又被封为邠国公。

王彦超家族的没落竟然要归罪于杀人太多……王彦超是职业军人,只要没有擅杀俘虏、屠杀平民等反人类、反社会的战争罪指控,合理地在战场上击杀敌人,难道也是过错?

《宋史》的狡辩实在厚颜无耻,只是为了证明:我们开国太祖爷并不是过河拆桥的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通过对王彦超人生轨迹的简单梳理,不难看出他具有超高的情商。李继岌、石敬瑭、郭威、赵匡胤,在五代风云变幻之际,他总能博得大人物的好感,成为开国元勋,特别是“勺水岂能止神龙”的临场发挥,简直是职场情商的天花板。

在亲眼目睹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8年后,当赵匡胤又在酒桌上做出暗示时,高情商的王彦超立刻心领神会,第一个表示自己早就想退居二线、躺平享福了,获得了赵匡胤的高度赞扬。

到了太平兴国七年(982),王彦超已经是69岁高龄。大智知止,王彦超当然知进退,再准确一点,是知退。他公开对外宣讲,说70岁退休,是古之常理,自己马上就70了,也不能例外。

次年,70岁的王彦超正式上表请求退休,连这个“金吾卫上将军”的养老闲职也不要了。朝廷高度赞扬了王彦超同志高风亮节的宝贵精神,批准了他的退休申请,并加太子太师,超额发放退休金,以示优待。

退休之后的王彦超更加低调谨慎,非但没有花天酒地享受生活,反而是把仆人、歌姬等尽数罢去,衣食住行等一切从简,崇尚简朴,平易近人,活脱邻居王大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