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扬锋汉起 > 第二百一十九章 运筹帷幄

第二百一十九章 运筹帷幄(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得知秦军攻打洛阳,而晋国雍州刺史杨佺期居然向魏国求救,拓跋珪大感惊诧,命散骑常侍张济为常山王从事中郎,让他前往襄阳探明虚实。

回到后宫,长女华阴公主拓跋清拉着长子拓跋嗣(1)前来拜见,拓跋珪看到一双粉雕玉琢的儿女,心情大畅。

将拓跋嗣抱于膝上,对女儿笑道:“华阴,你又去骑马射箭了。”

华阴公主十三岁,身量高挑窈美,乌发用花绢扎起,配上短襦箭袖、鹿皮战靴,英姿飒爽。

“父皇文治武功,荡平天下。女儿带了嗣弟也要勤练骑射,将来跟着父皇东征西讨,建立功业。”拓跋清脆声应道。

宿铁刀等军械算得上是奇招,务必用于决胜之时。只是目前郡军装备不足,仅有宿铁刀三百柄,枪五百杆,箭只两万,这点军械可不够用,要让应家加大产量,大量赶造箭只。

大变来临,天下形势发生变化,等孙恩在三吴动乱,桓玄吞并荆、雍,东晋朝庭走向衰亡。届时自己要将整个西平矿业控制在手中,才有能力生产更多的刀枪箭只。

杨安玄眼中闪过厉色,自己一定要救下洛阳,趁朝庭无力北顾之机,占据河南、萦阳、南阳、颍川、汝南等地,招天下英才,树讨桓大旗,抵御秦、魏、燕南侵,以图将来。

第二天,严恪和裴强带着十余名护卫匆匆北上偃师,杨安玄向豫州刺史司马尚之行文,表明要救援洛阳,整顿兵马,准备北上。

…………

拓跋珪哈哈笑道:“华阴跟着儒士读书有成,都有出口成章了。嗣儿,你可不能被姐姐比下。”

拓跋嗣从父亲的腿上跳下,挺着小胸脯道:“父皇,这两日崔先生跟孩儿说起洛阳风物,等孩儿长大,定要帮着父皇夺取洛阳,亲眼看看那永宁塔是不是高耸入云。”

拓跋珪又是一阵开怀大笑,道:“秦人攻打洛阳,晋国雍州刺史杨佺期居然派人向父皇求救,看来晋国已经糜烂不堪了。等嗣儿大了,说不定是跟着朕打过长江,夺取建康。哈哈哈哈。”

中山城,北魏常山王拓跋遵见到杨佺期派来的使者。拓跋遵不敢自专,派人到前往平城向天子拓跋珪禀报。

去年六月,北魏正式定国号为“魏”;七月,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称帝,改元天兴。

迁都平城后,拓跋珪徙民耕田,营建宫室,经营平城。

因倾慕汉文化,拓跋珪下令束发戴冠(这种束发是结成一条辫子盘在头上,因此被敌呼为“索虏”,习俗延至清王朝),仿造长安、洛阳等中原名城的规制,营修宫室,建立宗庙,设有社稷,又命人标明道里,平定权衡,审记度量。

又命尚书吏部郎邓渊立官制、仪曹郎董谧制礼仪、三公郎王德定律令,由吏部尚书崔宏总而裁之,完善职官制度;听从崔宏所谏,解散血缘关系的各部落组织,重新按居住地组织编制,成为国家的编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