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扬锋汉起 > 第四百零八章 横生枝节

第四百零八章 横生枝节(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刘裕面容沉肃,杨安玄的这封奏章几乎挑明与自己作对,自己想拿下杨思平治其死罪,杨安玄通过自贬爵位要求再查目的是为了保住杨思平的性命,而且杨安玄还了自己一招,提议司马休之接任梁州刺史。

听到司马德文询问是否认同司马休之接任梁州刺史时,刘裕即便万般不愿,也只能赞同。

不过刘裕奏称,梁州别驾范元之忠心朝廷、不畏强暴,当予嘉奖。原益、宁刺史鲍陋身死,刺史之职由别驾暂理,可委范元之为益、宁刺史。m

司马德文如愿以偿得到梁州刺史的位置,对刘裕的奏请欣然同意。为了安慰刘裕,顺便将杨安玄的骠骑将军降为了左将军,以示惩处。

回到西州城太尉府,刘裕面沉似水,他借杨思平之事试探杨安玄,没想到杨安玄的反应如此激烈,丝毫不在意撕破脸面,看样子不惜一战。

自己崛起的时间尚短,麾下没有接手刺史的人选,最好的结果是郗恢和阴友齐能外任梁州。不过郗恢年岁渐大,阴友齐与自己关系密切,刘裕绝不肯让他们任梁州刺史。

看来只有推荐司马休之了,司马休之是会稽太守,谯敬王司马恬第四子,是宗室中为数不多的名将,深得司马德文敬重,却受到刘裕的排挤打压。

此次梁州刺史空缺,自己奏请他接任,司马德文以及门阀士族肯定会欣然同意,相比之下,范元之无论是声望还是能力都远不如司马休之。

想到这里,杨安玄道:“愚会向朝廷举荐司马休之为梁州刺史,希望他不会影响伐秦大业。”

朝廷前往梁州拘押杨思平旨意颁发不久,杨安玄的奏章便送至。

自讨孙恩以来,平定南燕、讨灭卢循,虽然杨安玄被他视为劲敌,但刘裕有着强大的信心能战而胜之。朝议之时刘裕真想奏称发兵攻打襄阳,身旁的刘穆之数次低声劝阻“三思”。

“道和,这口气愚实在难忍,真想教训一下这个狂傲的杨安玄。”刘裕端坐,眼中冒着怒火,朝议时看出不少大臣仍未心向自己。

刘穆之轻摇羽扇,道:“南平公不甘主公之下,谯蜀犹未平定,此时讨伐杨安玄徒让南平公受益。小不忍则乱大谋,主公还需忍耐些时日。”

东堂之上,雍兖刺史杨安玄奏请贬去骠骑将军、弘农公的爵位,提议问明杨思平一案再行定罪,举荐会稽太守司马休之接任梁州刺史。

奏章念罢,众人皆把目光投向太尉刘裕。自贬官爵的做法,刘裕用过多次,谁都知道对杨安玄丝毫无损,只是表面上给朝廷一个台阶罢了。

廷尉郭定出班奏道:“杨思平罪证确凿,朝廷已经下旨缉拿进京论处,弘农公要求再察,此议不妥,请万岁驳回。”

祠部尚书阴友齐奏道:“杨安玄的奏章称查案之人与杨家有隙,故而歪曲事实、夸大罪状,臣以为弘农公是朝廷重臣,梁州刺史杨思平是其三叔,朝廷不可不慎。”

琅琊王当然知道惩处杨思平是刘裕与杨安玄之间的角力,不过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若能让司马休之接任梁州刺史,皇室的力量便壮大了一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