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要冲浪 > 重生之我要冲浪 第116节

重生之我要冲浪 第116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下大佬也不敢违背群众呼声,《乡恋》从此解禁,开启了国内的通俗/流行乐坛历史。

在那种环境下,第一批成名的通俗歌手,都是从体制内出来的。

李谷一是中央乐团的,毛阿敏是前线歌舞团的,辣英是沈阳歌舞团的,连摇滚教父崔健都是在首都交响乐团吹小号的。

所以在音乐风格上,虽然分成了严肃歌曲、通俗歌曲,但根子上还是一家。

到了90年代,商业浪潮,野路子出身的歌手越来越多,他们想成名就得有作品,有人脉,又纷纷向通俗组投诚。

改革开放后,思潮混乱,即进步又保守,当时唱歌的没有野路子,全在体制内的文工团、歌舞团。

而在前卫思潮影响下,从“严肃歌曲”中慢慢分化出一批“通俗歌曲”。

第一首流行歌就是李谷一的《乡恋》。

“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

极受群众欢迎,但遭到了保守派批评,点名这叫黄色歌曲,靡靡之音,李谷一是黄色歌女,甚至还出了一本神书《怎样鉴别黄色歌曲》。

所以大陆乐坛是这样的:通俗派依附于体制内的学院派,野路子又依附于通俗派,摇滚圈是另外一挂。

这帮人,被称作大陆乐坛主流!

牢牢把持着严肃歌曲、通俗歌曲、摇滚的话语权。

你以为辣英、汪峰、杨坤这些人为什么排斥刀郎?因为刀郎谁也没依附,成绩还那么好,捅了主流的肺管子。

什么“缺乏音乐审美”“没有诗一样的词句”“农村包围城市”,都是扯淡。

然后到了1983年,央视要搞首届春晚,让观众点歌。

广电部的大佬亲自坐镇,观众点一首歌,接线员就写一张纸条,放在一个盘子里,端给老大看。

第一盘端过去了,问点的什么?

全是《乡恋》。

大佬不太高兴,没表示,跟着第二盘,第三盘……整整五盘条子送过去,全是《乡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