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虎臣 > 第344章 听说那地方不错

第344章 听说那地方不错(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其实,藏兵洞可能对于冷兵器之间的攻城作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周虎臣的军队已经不属于冷兵器军队,他绝不会采用蚁附而上的惨烈攻城方式,那个藏兵洞对他来说只是古人的一种故弄玄虚罢了。

尚可喜其实也知道周虎臣作战方式,他会用巨炮轰塌沈阳城的城墙。这毫无置疑,但这个第九门的事情是尚可喜对周虎臣的一种讨好行为,接近才会亲近,这就是官场千锤百炼的经验。(百度搜索:,看小说最快更新)

而周虎臣也没有让尚可喜失望,他继续开始向尚可喜了解沈阳的情况:“沈阳城的城头有多少红夷大炮,小炮就不用说了。”

“据属下了解,原来的沈阳城有二十门红夷大炮。至于现在,应该更多,具体多少属下还无法了解。”

沈阳明人称沈阳中卫,而清军一方称盛京,是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的陪都。()

沈阳城本身不是一座巨型的城市,现在只是因满清迁都于此后不断修缮后变的更大而已。这是一座内外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城市,高三丈五尺,厚一丈八尺,围九里三百三十一步。

早在明初修筑城墙时,沈城只辟有四座城门。时至皇太极登基后,改四门为八门,使出入城门更加方便快捷。沈阳每面城墙各有城门楼两座,在方形城垣的四角又各建角楼一座。城门楼与角楼的式样可谓同出一辙,均为三层围廊式建筑,类似凤楼模式。士兵置身于巍然矗立的城门楼和角楼之上,可放眼四面八方,观察敌情。

“大帅,其实沈阳城是九座城门。”

沈阳城近在咫尺,周虎臣正在几个人的陪同下了解沈阳城,而一旁的尚可喜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哦...愿闻其详,尚将军请讲。”周虎臣最近一段时间对尚可喜很满意,这位辽东旧将对这里太熟悉了,而且对安抚占据之地的百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以说让周虎臣省了很大力气。

尚可喜一抱拳:“回禀大帅,这第九门实际上是一座暗门,是我大明故城的北门所改建,此门以前叫镇边门,正好与一个空心马面墙相通,而门楼之后的门洞两侧各有一个很深的甬道,用于藏兵之用。”

“后备藏兵洞是吗?”周虎臣问道:

“回大帅。的确是藏兵洞,这个隐形城门的作用就是易进易退。使得城墙很便于得到城内兵力的增援。”

“多谢尚将军解惑,这个讯息很有用,彻底战胜建奴后本帅定给尚将军记上一功!”周虎臣客气了一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