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农家女皇商 > 第523章 喜事

第523章 喜事(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从四月末到七月末,已经传了三个月,现在青云县的大小官员都知道卖墨的那个叶姑娘是恭亲王的义妹,巴结都找不到人呢,她要在乡里办私塾,大手一挥,不论是地皮还是各种程序无比顺利,叶正清和其他几个村子的人也见过不少次衙役,但是头一次被他们这么客气的对待,知道这都是借了叶静客的光。

要容纳十多个人村子几百个孩子,私塾选址自然最重要,秦州这地界最不缺的就是荒地。从大小考虑,众人最先选出三个地方,最后又找了风水先生看,选中了凤栖村和西关村之间的一块大空地。

这次的涉及范围很广,离凤栖村最远的村子走路要三四个时辰,其他的也不近,前来读书的还都是小孩子,为了安全考虑,私塾刚计划的时候就把住宿和食堂也考虑到其中,这就注定规模不小。叶忠鑫听说了这事,休假特意回来一趟,看到叶静客在纸上画未来私塾的结构图,不由得感叹,这简直就是京华书院的雏形。

他这么一说,还提醒叶静客了,第二天就去请了专门的人来,参考京华书院来建造私塾,她对这方面不了解,有懂行的人可不就省事了。

私塾如火如荼的计划的同时,叶家上下也在忙叶静荣的婚事,还有十多天就成亲了,总感觉还有许多事情没做,温氏连说梦话都在琢磨还缺什么。

第523章 喜事

天愈来愈热,才进入夏季,一转眼就到了秦州最热的时候。这个时候和过年是染坊一年之中最忙的两个时候,每天染坊要染将近上千匹布,师傅们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眼睛一边盯着下料一边试着温度,片刻都不能分神。

叶静楷和叶静荣比他们还忙,现在染坊要供应秦州上百家布庄和铺子,每家交货时间不同,最近时不时就要加货,俩人怕出岔子,一边清点货物,一边看着账,还要一直催染料,晚上三个时辰都睡不了。好在叶知学最近来染坊帮忙,要不他们连喘口气的时间怕是都没有了。

墨房那边也忙,随着莲墨越卖越多,名声也起来了,就连荆州和徐州都有人来买,虽然叶静客在秦州卖的最早,但是现在却是在京城卖的最多,这几个月就往京城送了两万多块,她清点的手快要断了,但是拿银子也快手软了。

才盖了房子还不够,继续盖,才找了人还不够,继续找。现在墨房已经不是当初的那孤零零的五座房子了, 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小工厂,人数也到了七十多个,各司其职,每天扎进房里,直到吃饭的时候才能看到人。

直到温氏抓着叶静客试新衣服,她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东西没取回来,去三石县玉石坊,拿去的石头做了三套头面还有剩,便做了两对耳坠,一个钗子。叶静客看了十分满意,给足了那工匠手工钱,又拿出了几块让他雕琢。

东西拿回来,叶静客便把其中那套花青色的给温氏,这个颜色显庄重,配她娘亲正好。自从京城回来,原来的那些首饰和嫁妆都盗,温氏就一直没怎么买过这些,冷不丁收到小女儿给的一匣子首饰,吃惊不小,一看那色泽就知道不是一般的玉石,这一套几百银子怕是下不不来,她还从来没有戴过这么贵重的饰品,小心翼翼的捧着那个木匣,怕不小心掉地上摔碎了。

不光是墨房,这将近一千亩的药材地也占了叶静客几分精力,她现在对伺弄药材的人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就记好了,明年就这么办。万事开头难,今年受过一遭,明年这些人也算是有经验了,她大概就不用这么忙了。

原本想要等到今年年底再筹划族学私塾的事情,现在计划有变,银子完全不但担心了,叶静客抽空就跟村里的长辈和里正商量这事。这等好事大家自然举双手赞成,现在办学堂,这几年孩子们都可以幸运的进去读书,这个族学要是开了,从此以后不但凤栖村的孩子们都有书可读,附近这一片村子都跟着受惠。

所以,叶静客才一提议,附近几个村子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各个村子的里正和长辈一起来到凤栖村,感谢叶静客的慷慨解囊,更拍着胸脯说,只要有需要的地方,他们这些村子没有二话鼎力相助。眼瞅着凤栖村的孩子们去年冬天就开始上学,他们都快眼馋死了,除了羡慕还能咋的,谁让自己村子没有养出叶家那样会挣钱又好心肠的人呢。

“子弟不读书,好比没眼珠”,就是农家人也知道读书才能出息,读书好了才不会像父辈那般在土里刨食吃,可是读书得花钱,一大家子肚子还填不饱呢,哪有闲钱供孩子念书。现在有了机会,自然都不会错过,纷纷踊跃的来到凤栖村,没有钱他们愿意出力。

已经有过几次经验,这次大家筹划起来条理清晰,一方面找人去寻愿意来乡下教书的夫子,一方面跟衙门交涉划一块地盖私塾,同时各个村子开始清点有意入学的孩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