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唐朝好驸马 > 第261章 酿酒作坊的秘密

第261章 酿酒作坊的秘密(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罗信这个半吊子恰好又知道一些制作玻璃的工艺,所以在两人的交合,呸,交流之下,透明玻璃杯就被制作出来。

不过,罗信暂时并没有将透明玻璃瓶、玻璃杯推向市场,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罗信做事向来循序渐进。

而阿汤手中的望远镜是罗信突发奇想制作出来的,制作了五六个,只有这一个是最成功的。

罗信从阿汤手里取过望远镜,递给身边的林小七,笑着说:“你从窄的这一头从远处看,越远越好。”林小七先是怀着一种疑惑的表情,可是当她将眼睛凑到竹筒一头的时候,突然愣了一下,连忙将望远镜取下来,然后又用眼睛仔细观察,期间更是伸出想要去抓竹筒前面的空气,如此反复好几次之后,林

这个竹筒子大概有人的手腕那么粗,成年人手臂长短,而且两头的粗细是不一样的,让人感到古怪的是,竹筒子的两头似乎都镶嵌着某样透明、反光的物体。

林小七也算是经多识广了,她一眼就看中了阿汤手里的竹筒子,转头对着罗信问:“头儿,他在竹筒子两边装上琉璃干什么?”

林小七口中所说的琉璃,其实是玻璃。

有趣的是,这玻璃还不是罗信制造,而是辛的杰作。

辛是酿葡萄酒的大师,葡萄酒的酒杯自然是玻璃最佳,辛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制作玻璃的技术。

辛制作出来的玻璃是有颜色的,并不纯粹。

同时,辛也告诉罗信,其实在长安也有一些作坊会制作琉璃,只不过工艺都不成熟,制造出来的琉璃参差不齐。而且唐人对琉璃并不怎么感兴趣,因为大唐的瓷器制造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层次。琉璃能用的地方,瓷器都能替代,所以琉璃顶多也只能制作一些小玩意儿,而制作这些小玩意儿费时费力之外,

还非常容易失败。

在制作瓷器方面有句行内老话叫“一炉生、一炉死”,那琉璃工艺品的制作更加麻烦,很多人倾家荡产、耗费数年只能制作出一两个稍微能看的琉璃制品。

而西方制作琉璃制品的技术远比大唐这边要成熟许多,因此琉璃在大唐也算是比较罕见的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