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靖康雪 > 一百五十八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一百五十八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比赵匡胤和柴荣更强更幸运的领导者?现在的大宋官家?额……

比潘美和曹彬甚至是李继隆更强的将军呢?倒是听说西军不仅有种家军和姚家军,还出了更加强悍的林家军,林冲和鲁达的超强组合,现在又有一个名叫岳飞的小将崭露头角,西军倒是名将辈出,老中青三代齐备,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西军名将们都在西北战场上无法脱身,谈何北伐燕云?

据说这是西北军新兴小将岳飞出的主意,童贯非常喜欢骁勇善战且年轻气盛的岳飞,把直属的三千骑兵队也交给岳飞统领,岳飞也不负他的厚望,率领自己直属的四千骑兵屡次以少胜多,打起仗来勇猛异常,加上身旁一群好兄弟的帮助,大家都说他们在重走当初林冲和鲁达的路,又一支岳家军要诞生了。

党项人终于派人向童贯大太监求和,准备认输投降割地,万万没想到大宋朝的西军突然间有了那么强大的战斗力,骑兵数量都凭空多出来了一万多,他们受不了了,决定认输,不过尝到了甜头的童贯和西军将士们根本停不下来,把使者赶回去继续打,终于打到了失去了一百多年的灵州城下,西军十五万大军兵临灵州城下,党项大骇。

而北面北伐的事情也准备的如火如荼,似乎听说皇帝和一个不知道什么的国家订立了海上之盟,这个国家也把辽人给打的焦头烂额,皇帝看准了时机,准备钻空子,很多年不打仗的大宋开始了全国动员,准备时隔百余年再一次北伐燕云,以继承太祖太宗皇帝未尽之遗愿,很多年不见刀兵的禁军老爷们终于开始了恐慌……

上一次禁军总动员还是在澶渊大战的时候,那个时候是一位五代遗产名将带领着他们的前辈们,最后的五代名将,他们的前辈们以超乎寻常的勇气挽回了颓势,以那场大战为分水岭,五代残余之武风在大宋彻底消失,五代遗产们一个接一个去世,仿佛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宋王朝度过那场危机,危机度过了,他们的使命就结束了。

而如今,没有赫赫有名的名将之率领,他们真的可以北伐燕云吗?后周世宗皇帝柴荣曾经北伐燕云,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北伐大业就此搁浅,赵匡胤夺了后周天下之后,也试图北伐燕云,可惜终其一生都在南征北战,南方倒是基本平定,却没有余力攻打北方,屡次在太原城下被阻挠,虽然数次打败辽人,却始终没有北伐燕云,等到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开战两月,宋军势如破竹,北汉岌岌可危之际,烛影斧声突发而至……

赵光义倒是成功了,消灭了北汉,统一中原,然后立刻挥师北伐燕云,结果呢?

把赵匡胤留下的老底子赔的一干二净不说,还丢掉了尚武之风,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放纵文人欺压武人,刻意打压武人,使得宋代迅速变得文弱下去,再也没有军事上的主动权。

时隔百年,休养生息偃武修文百年的大宋王朝,是否还能具备比赵光义时代早期更强的兵锋,比赵匡胤和柴荣更幸运的领导者,以及比潘美曹彬甚至于李继隆更强的将军呢?

每一个知道大宋要北伐燕云的人都在心里默默地盘算着,比赵光义时代更强的兵锋?赵光义接收了赵匡胤留下的精锐禁军三十万,屡次以三十万兵力北伐,骑兵最多的时候有四万,而现在禁军虽然有百万之众,但是基本额上都是废物,还不知道有多少吃空饷吃掉了,齐装满员的“精锐禁军”忙着做生意,也没时间打仗。

最精锐强悍的西北兵团倒是有超过二十万人的军力,但是不仅要防备党项贼人,也要防备吐蕃人和其余的异族,兵力不可随意抽调,况且刚刚经历讨伐党项之战,还未结束,虽然大胜,但是也损失不少,短时间内无法再次出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