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二三事 > 第二章上海

第二章上海(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上海的南京路是世界闻名的商业街区,既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也是亚太地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在当时堪称万商云集,引领举国乃至远东之商业潮流,四大百货公司更是创造亚洲百货业无数第一。它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横跨静安、黄浦两区,全长5.5公里,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

南京路,也被住在租借的华人亲切的称为‘大马路’,也是英租借建立之初,租界中最长、最宽的一条马路。

第二天一大早范杰就起来了,这是他作为军人的职业习惯,起来后,范杰围着别墅小跑,然后练习拳法,当然不是花拳绣腿,而是战场上的杀人拳术。

吃过早饭,范杰便开着汽车出了门,在上海转了起来,熟悉一下环境,因为以后一定会用的着。

1929年的上海,繁荣已经达到鼎盛时期,在20世纪20年代,汉口、广州、香港几大商埠都因为受到政治风潮的冲击,繁荣大为减色,不少中外商人转往上海发展。1928年,南京被确定为中华民国首都,原来大批聚集于北京、天津的政客又纷纷南下,其中很多都选择在上海租界中定居。

范杰开着车绕着租界转了起来。

上海租界只有法租界和公共租界。1862年美英租界合并,同年法租界“管理道路委员会”更名为“公董局”。

日本其实在上海没有租界,原本在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提出在上海建立租界的要求,已经被清政府应允。但是划定的杨树浦,已经是英美租界的边缘,日本人敢跟俄国人叫板。可真要在那时候,跟英国人叫板,妥妥的会给灭了。日本人当然不肯要杨树浦周边作为日租界。一来二去的,日本在上海谋夺租界就落空了,后来,日本人大量在虹口聚集,试图造成既定事实,但都没有成功。所以有权利在浦江之上行驶租界驻兵,并合法的,只有英美法三国。

虹口便是范杰重点勘查的地方。范杰不知道,鲁迅先生现在是否住在这里,所以便下车找人打听起来,找了好几个人,才知道鲁迅从1927年起,定居虹口公园附近,以躲避战乱。

1927年10月,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上海教育界听说鲁迅来了,纷纷请鲁迅去演讲,如劳动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华大学,光华大学等。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也就是虹口,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保护他写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

范杰并没有去直接找鲁迅,他打听好了鲁迅在上海的住址,便转身离开了。范杰二房濂大伯早年与鲁迅共事,当时两人关系并不好,鲁迅甚至公开在报纸上讥讽濂大伯,后来鲁迅与濂大伯相继辞去在北洋政府中的职务,关系也缓和起来,甚至有些惺惺相惜。

上海的经济也是范杰关注的重点,上海作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作为当时上海的中心,南京路是必然绕不开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