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二三事 > 第一一一章 风雨 六

第一一一章 风雨 六(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范杰一边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一边尽心帮着救灾。

7月18日,石友三在顺德就任粤方政府委任的第5集团军总司令一职,石友三在粤方的支持下感到有恃无恐。

19日,石友三发表了反对张、蒋的通电,除留了1个旅防守顺德外,以主力第l师和教导师为前锋,亲率第3师、第4师居中,以第2师殿后,共5个师另2个旅约6万余人,沿平汉铁路向北进攻,企图攻占平、津。

东北军骑兵旅先与石部先头部队接触后,稍事抵抗,便且战且退,将石部与正面步兵守军交战。石军先头部队向方顺桥东北阵地猛攻3昼夜,未能突破前沿。

先头部队进攻受挫后,石友三又命令中路的第3师出完县,迂回东北军后方,第三师却脱离战场,在完县投降了东北军。

年初的时候,蒋总司令软禁了胡汉民,此事在后来越演越烈,乃至于造成了宁粤对峙的局面。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粤方为准备北伐南京,扩大军事力量,积极联络各地反蒋势力,石友三则在此时经粤方要员李汉魂联络,投靠了粤方。

6月初,石友三趁张学良病重之机,活埋了张学良派往石部的秘书长张云责,下定决心先发动对张学良东北军的作战。

在当时,石友三反张不仅得到了日本人的大力支持,还有山东韩复榘、豫南吉鸿昌、晋南孙殿英、大名刘桂堂等军阀势力,甚至在天津做寓公的阎锡山也与石友三建立了盟约,最后决定石友三发动对东北军作战后,晋军即出兵娘子关,北上夺取平津;韩、吉等人在山东、河南一带阻蒋北援;日军则在关外同时动手,夺取东北。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当晋军各部正拟出兵之时,原西北军旧部宋哲元部离晋另就,与孔祥熙谈妥,由孔祥熙每月拨给宋部230万元,并讲定如晋军出兵攻张学良,宋部即进兵太原。

晋军各部为保住山西地盘,未敢出兵东进。

7月23日,张学良通电讨石,东北军组成“北路集团军”,以于学忠为第1军团总指挥,在望都、保定一带迎击石军;以王树常为第2军团总指挥,在河问、沧州之线待敌。

同时,南京政府也组成“南路集团军”,以刘峙为总司令官,下辖刘镇华的第l军团、顾祝同的第2军团、王钧的第3军团北上。

南京政府讨伐石友三也不是白讨伐的,张学良从东北很是运了一批粮食用于南方救灾。国民政府动作也很快,刘峙率南路3个军团北上后,一举解决了留守顺德的后方部队。与此同北路王树常率领的第2军团也从津浦路压了过来。

晋军商震部在张学良的劝说下,改变了中立态度,脱离阎锡山的束缚,以北路集团军第3军团总指挥的名义,率其部队3个旅出兵讨伐石友三,于28日夺取了石家庄。

而此时,与石友三约定共同起兵举事的韩复榘、吉鸿昌等人,也因料事不妙而未敢动兵。

因此,石友三发动的与张学良东北军之战,在一开始就处于孤军作战的不利形势。

而日本人更是只打算利用石友三做挡箭牌,吸引视线,成固欣然,败也不可惜,在此时更是没有什么动作,专心于自身的计划。

针对石友三的背叛活动,张学良抽调东北军5个旅入关,并编组了于学忠、王树常两个集团军部署在平汉、津浦两线准备对石友三作战。

当时,张学良根据石友三的兵力部署判断石友三发难后必取北平,因此,配置5万多人于保定以南一带,并拟定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