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二三事 > 第一七六章 淞沪战 十三

第一七六章 淞沪战 十三(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驻国际联盟代表施肇基奉令,于9月21日向国联理事会控告日本侵略中国领土,破坏国联盟约。要求国联采取行动,制止日本对和平的威胁和形势的恶化。“使危害和平的局势不致扩大”,并恢复到事变爆发前的状态。

国际联盟在英法等大国操纵下采取了纵容态度,国联理事会就日本武装侵入中国东北问题争论了3个月,作过多次决议,既不敢谴责日本,也不能制止日本扩大侵略。

在中国代表的一再要求下,12月10日,国联理事会终于通过决议,决定派遣一个国联调查团到远东实地调查“九一八”事变情况。调查团的任务只限研究中、日纠纷的背景,向国联提出报告,而无权干预两国的军事行动或建议双方直接交涉。

而在同一天,粤方代表孙科等到沪,会同汪精卫、邹鲁与宁方代表陈铭枢会商。孙科首先声明,召开一中全会的前提是蒋介石必须下野,代理人选必须为粤方同意者。

11日,陈铭枢致电蒋介石称:“胡汉民、孙科等必欲钧座辞职始快。职思当此时机,钧座似亦暂避为宜。”

第一七六章一二八·淞沪战(十三)

范杰则冷眼旁观这一切的发生,对于这些事情,不并有插手的意愿,其实不只是他,很多人都谨慎的选择了旁观。

12月7日,汪精卫对陈铭枢明确表示:“粤会所举之执监委纵不来,亦可赴宁,但有先决两条件:一要拟具治国方案,经蒋承认;二要整个的合作,不应要此一部分,不要彼一部分。”

就在汪、陈会谈的当天,蒋介石在南京召集干部会商对粤办法。

他一度想采取极端措施,不惜以取消党治为名,来打击粤方在宁粤对峙期间所坚持的“党统”。

同样在宁方内部也开始出现不一致的论调,谭延闿躲在汤山不理世事,而同意蒋介石下野的人数也在增多,何应钦又在暗中策划着什么,但这会他极为的小心,蒋介石虽然察觉到什么,但是也无法弄清楚何应钦到底是怎么想的。鉴于何应钦的前科,蒋介石也很无奈。

范杰也很无奈,中国政府一直纠缠于国内的权力斗争,南京也好,粤方也罢,对于东北事件的关注度都在下降。

在这么一个时代,交通不便,通讯不便,信息不通,人们的眼光大多数时候只是关注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多不过本省与邻省之间,对于远在天边的东北,除了九一八事件的短暂事件内,人们的关注点已不再那里,当然学生除外。

他表示:“余拟即开国民大会,以本党政权提早奉还国民。因本党自不振作,现已失却以党治国精神。而胡汉民等凭藉党之资格,实行害国毁党,将使我总理手创之党蒙被污点,余心实不忍也。况且中国由我而统一,亦应由我手以奉还于国民也。”

由此可见,蒋介石还是不愿轻易放弃权力。

但是却没有多少人表示同意,吴稚晖立即表示:“此着太险。目前只有以静制动之一法耳。”

蒋介石默思良久,也不得不承认吴稚晖说的确有道理,点头回道:“吴先生之言亦自有深见也。”

此时取消国民党“**”,结束训政,固然可以打击粤方所凭藉的“党权”优势,但同时也危及宁方政权的合法性,蒋介石最后只好放弃这一险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