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二三事 > 第两一八章 鏖战淞沪——恶战 二

第两一八章 鏖战淞沪——恶战 二(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是一次成功的奇袭,而这次奇袭的故事,战后被越传越神。

我军苦战,自己达申未已,势濒危。六十辈者大忿,慷慨请决死,各缠大爆弹环其胸背及四体,并以火油濡上下衣,分伍潜入敌阵,突扑地搪掌,弹齐发,骨肉皆糜碎。贼出不意,当者亦糜碎;远近相应,仓卒中,贼以为大军袭至,遂大溃。我军趁势遂北,十余里而后止,浜水为之不流。”

慷慨赴死,与敌集体同归于尽。这样的故事,无疑让人为之震撼激动。而故事的版本也越传越多,比如还有趁着敌人熟睡,摸入敌营,与敌同归于尽的。

然而,故事终究只是故事,却并非事实。

纪家桥血战,自晨至夜,12小时内中国军队四次全线进攻。日军想熟睡,他睡得着吗?7点半到9点,别说仗正打得激烈,就是不打仗也不是睡觉的点啊。

很多人玩过兵棋类或即时战略的游戏,像帝国时代这种游戏,不管什么兵种的部队,不管他伤亡有多大,只要你鼠标一点,虚拟的部队立即就会按照你的指令扑上去,把兵员数字拼到零为止。

但是,真实的战斗不是游戏。

看着无数战友就在自己身边死去,眼看敌人的阵地前我方战士尸横遍地却冲不上去,挫败感和恐惧感很容易让战士们丧失勇气,接下去的进攻也会绵软无力。这就是为什么在真实的战斗中,经常会看到进攻部队人数众多,却无力反复进攻的例子,因为在恶战之后,部队已经怵了,松了,甚至软了。

能在绝境中秉承决死的精神,面对几乎九死一生的结局,却依然能勇敢冲锋的。这就是精锐部队和杂牌军最本质的区别,战斗意志。

而61师,就是这样一支战斗意志非常旺盛,打得起硬仗恶战的部队。

何况如此狭小正在激战的日军阵地,60个人如何能潜入?而且但凡是人肉炸弹,都是要挤到人堆里,起码是要靠近日本人才有作用的,可六十个人潜入,要想不被敌人发现,却又得离日本人远一点,还要能做一齐拉响炸弹,这样互相矛盾的集体自杀式攻击,其实根本没法做到。至于“搪掌,弹齐发”,在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中,还想拿“搪掌”的声音作为一齐拉炸弹的暗号,更是富有想象力。

那么,在传说的背后,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奇袭呢?

;

三次冲锋失败,尸横遍野之后,61师的战士们含着眼泪把伤员和战友的遗体运下,各分队重新划分冲击方向,步兵重新补充弹药,火力队重新标定射击目标,匆匆扒了几口饭。仅仅三个多小时的准备后,第四次全线进攻又开始了!

晚上7点半,大雪依然在下,没有照明弹,没有月亮,只有爆炸的火光让人能辨明冲锋者的身影。122旅5团和6团的官兵再次凶猛的扑杀上去。

然而,战斗依然惨烈,日军退缩在姚家湾阵地,密集火力封锁住了所有接近的冲锋道路,日军机枪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射击精准。苦战一直持续到九点多,已经激战一个多小时的61师战士依然不肯放弃,顽强的往前挤压着,但却始终不能摧垮日军阵地。

眼看这场全线进攻又将无奈终止之际,奇变突生。姚家湾南面河对岸,突然枪声大作。

原来,日军控制的两个大居民点,渡过蕴藻浜,以北首先是纪家桥,再往北是姚家湾。每个居民点之间几乎都有小河间隔。相比之下,姚家湾更深入中国军队阵地,因此双方争夺的焦点一直在姚家湾,纪家桥这边的日军只是和中国军队隔河枪战,战斗并不激烈。但这回,中国军队却冷不防一刀砍向了纪家桥以北,姚家湾以南地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