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刘秀君临天下 > 137、 易后

137、 易后(第3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然,现在还没有到需要交代郭前皇后晚年轶事的时候,我们就说说她的大儿子刘彊吧。

在刘秀换皇后的同时,时任太子刘彊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人物。

在中国任何一个家庭,要说爹娘吵架孩子不受影响,那是不可能的,在皇帝家也不例外。

现在,刘秀怎么安排太子刘彊,成为全国干部群众热议的话题。

刘秀虽然子女成群,但太子人选很重要,于朝廷、于客厅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也恰如刘秀在诏书里所说的,这并不是什么大喜事,对国家也不是什么福气,大家都不必道贺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刘秀毕竟是一代人君,就像他征伐对手以对方不再构成威胁为止,他抑制外戚也不搞赶尽杀绝,以不再扰乱朝纲为限。

郭圣通虽然被废,可刘秀并没有把她打入冷宫,而是给她安排了一个恰当的去处和归宿。

易后诏书下达没有几天,刘秀就把郭圣通的二儿子刘辅由右翊公,提拔为中山王,并且把常山郡(治今河北石家庄一带)划拨给中山国。

同时,刘秀封郭圣通为中山王太后。

所以,我们应该对太子人选隆重推出、重点介绍。

现任太子刘彊被立时年仅2岁,还不记得事理。

现在,老妈郭圣通被废时,他已是18岁的大小伙子了。

郭圣通怀着悲愤而复杂的心情,和儿子刘辅去了中山国的都城卢奴。

3年后,也就是公元44年,刘辅又徙封为沛王,辖地在今天江苏的丰县、沛县和安徽的宿州、淮北一带。

船随水走,郭圣通成为沛王太后,又跟着儿子从卢奴来到沛国国都相县(今安徽濉溪西北)。

在卢奴,郭圣通过了3年衣食无忧、心情郁闷的日子。

现在的相县,则成了她的终老之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