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刘秀君临天下 > 167 来歙之殇

167 来歙之殇(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过,刘秀的一些有关的做法,也让史家大惑不解,至今存疑。

一是刘秀并没有采纳来歙的建议,让他临终嘱托的盖延接任北线汉军主帅,而是任命扬武将军马成代理来歙留下的中郎将一职,主持北线军务,而马成固然十分优秀、忠诚,但跟同时在北线来歙领导下的冯异、耿弇、甚至盖延相比,还是明显不及的;

二是来歙在临终时力荐的干部太中大夫段襄,也始终未被刘秀重用,其作为、乃至于名字仅见于来歙的这道遗书中,而来歙以其独特的身份地位,过去从来没有向刘秀推荐过干部;

三是来歙本人也没有被列入追随刘秀的后汉开国元勋“云台28将”名单之中,后来,这个名单又补充加入了王常、李通、窦融、卓茂4人,仍然没有老来,而这28位、或者32位同志中,固然有邓禹、吴汉、耿弇、寇恂、冯异、祭遵这样的不世之才,但不少人的基本功和表现是公认不如老来的。

但是,无论如何,来歙的德才和表现已经青史流芳,而刘秀对他的尊崇和怀念也是真诚的。

(帝闻大惊,省书揽涕。)

刘秀立即赐书,公开褒扬来歙,等于是对来歙的盖棺论定,我们不妨照录如下:

“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遭命遇害,呜呼哀哉!”

随即,刘秀派出太中大夫追赠来歙中郎将、征羌侯的印绶,赐予谥号“节侯”,改汝南郡当乡县为征羌国,永志纪念。

赐予功臣高官厚禄,刘秀向来是很大方的。但为了某位同志更改某个行政区划的名称以示纪念,虽功高如邓禹、吴汉,节操如祭遵、冯异,也没有这样的恩宠和荣耀。

也可能,历史总是有更多的真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

同时,刘秀亲自操办来歙的葬礼,安排朝廷工作人员(谒者)护丧。

当来歙的灵柩运回洛阳时,刘秀亲自为他穿孝服,为他悼念、送葬。

(乘舆缟素临吊送葬。)

朝廷安排,来歙的爵位由他的儿子来褒继承。

刘秀老是念念不忘来歙的节操和忠贞,2年后,又册封来歙的弟弟来由为宜西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