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462章 劳动使人自由

第462章 劳动使人自由(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别的杂报还在一月一刊,甚至是半月一刊的时候,民报已经实现了每日一刊,并且内容详实,广受大家喜欢。

大官人养外室,为何不肯买宅子?没银子养什么外室?!因为大官人通常不止一个外室,而且很多时候,大官人之间,会经常把外室来回赠送,即便是住到了本家,得罪了正妻,正妻也会把这些闹得家宅不宁的‘妾室’送人。

还有一部分不生孩子的外室,最怕的就是被大官人带出去参加诗会之类附庸风雅的集会,因为这意味着很有可能被换出去,这代表着大官人已经厌烦,被换出去之后,可能连赁的宅子,都得自己花钱了。

在王谦的大数据里,外室八成都是住在赁来的房子,有一成因为正妻无子能住进本家,剩下一成更加凄惨,则是住在青楼里。

民报的内容和百姓们息息相关,才是民报如此畅销的原因。

多年以后,苏轼和王巩再次见面,王巩让寓娘为苏轼倒酒,苏轼问寓娘岭南是不是很苦?

寓娘回答:此心安处是吾乡。

民报颇受欢迎,这不是朱翊钧在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导致大明官员人手一份,让民报能够维持生计,朱翊钧爱看民报这事儿,也只有冯保和张宏几个太监知晓,专门有人负责采买。

而这一次,王谦以虚怀先生为笔名,将他的研究心得刊登在了杂报之上。

皇帝的喜好,也是大明的机密。

显然民报找到了除卖报之外的营收方式。

若是有了身孕,这大官人心善,给多点还好,若是大官人心狠,给了一点赏钱,稳婆要自己请,月子里的照顾的婆娘也要自己请,养孩子,也要自己花钱,孩子可是个无底洞,尤其是大官人的孩子。

“这个耿定向办的这份民报,在京师已经成了最为畅销的杂报了,也是京师唯一一份每日刊载的杂报。”冯保将今日民报送到了陛下面前。

外室比青楼里的花魁更加安稳一些,大家都是出来卖的,外室却比青楼的花魁生活安稳的多,因为顾客是固定的,伺候一个人和伺候无数人,难度完全不同,而且能养得起外室的,多数都是大官人,优质客户。

头版内容是王谦化名虚怀先生,刊登的一份内容,而内容颇为犀利,《此心安处是吾乡》,副题是:论外室。

王谦还是都察院的佥都御史,正四品的官职,帮着海瑞反腐,王谦负责找线头,海瑞负责快刀斩乱麻,王谦在暗,海瑞在明,王谦帮忙找线头的法子,就是在外室身上做文章。

还不起钱的这一部分外室就又回到了青楼里,这个时候,已经过了花季,生意惨淡,还不起钱,就得想方设法,过去不接的客人就得接。

花费这么多,还要生,这的确是给自己找罪受,但外室最大的心愿,就是住到大官人的本家去,到那时就不是颠沛流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