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 642.王硕“死”了

642.王硕“死”了(第2 / 1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煤老板人傻钱多,那我就开始骗。

忽悠煤老板来给自己投资,至于女明星啥的……说句难听的,在最野蛮的时候,可能这部戏的女主角昨天还是夜总会里的三陪小姐,今天就成了所谓的“在燕京范围内小有名气的”话剧女明星。

什么?

你问为什么是话剧?

废话,煤老板又不看话剧,但人家看电视啊。

他的原型就是90年代依靠煤矿富起来的山西煤老板,提着钞票“闯”燕京的故事。

那时候的煤老板有钱,但没见识。

提着钞票投资影视圈是半点不含糊,但要求也非常明确,那就是女明星。

突然暴富,他们拿钱不当钱。

而燕京虽然是娱乐中心,可那时候大家无论是创作、片酬、包括商业模式,其实都相对原始。

电视上没见过,话剧又高雅,想去了解还需要门槛,最适合行骗了。

而忽悠得投资,别管钱怎么花,投资人的目的是达到了。

于是,女主角成小三,导演能拍戏,煤老板身心愉悦。

在90年代初期成为了一种大家心照不宣的约定。

那时候号称“一个电话三万,一顿酒八十,三八两百四,孙子变大爷”,意思就是忽悠煤老板投钱和受骗的过程。

一部戏有个一两百万,已经是大制作了。

京圈那时候虽然已经初具其型,但大多数公司还处于一种……萌芽阶段。或许这些公司老板的背景很深,但论起来兜里的钱,他们不是不能和煤老板比,而是没法像煤老板那样提着几百万的投资,就为了睡个女明星那么“痴狂”。

而这只是上层生态。

那些底层或者中层的人呢,则另辟蹊径。

也就是所谓的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