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 第268章 展望

第268章 展望(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讲到这里时,朱由校脸上的笑意没了。

“朕自御极登基以来,便御览历年涉及河政的奏疏案牍,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小,尤其是黄淮两河,中间还牵扯到一条运河。”

“国朝是年年调拨治河粮饷,砸进去的银子不计其数,可达成治河的成效却不好,每至秋汛来临时,黄河、淮河两岸的百姓就提心吊胆,更别提水患来临,对于沿岸百姓造成的损失了。”

“朕一直都在想啊,国朝对于河政算是很重视了,年年拨银子,年年整河道,为何河政变化就不大呢?”

“朕思前想后啊,算是明白河政之事非短期就能见成效的,这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和整饬,需要大批精通水利的人才,遵循一套完整的治河理念,才有可能让河政逐步改善。”

整饬河政是朱由校最牵挂的。

在朱由校的眼里其他领域都还好说,即便没有起色,或许对国朝会造成影响,但也不至于像河政那样。

农业、水患、旱灾、航运、工业……这些或直接,或间接,都需要成体系的河政进行支撑。

“潘印川所着《河防一览》、《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束水冲沙法等治河理念,诸卿都整理的如何了?”

朱由校收敛心神,看向李若星他们询问道,讲着,朱由校的目光,遂定格在潘大复的身上。

此人正是治河大才潘季驯长子!

“禀陛下,臣等皆已整理好了。”

少府治河侍郎李若星,看了眼身旁的潘大复,朝天子作揖道:“时良公所着治河大作,乃是国朝整饬河政之根本,少府筹设的河政学院,就是以时良公所着为主,搜集整理历朝历代治河典籍,来培养从事河政的人才。”

“朕当然知晓这些。”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错非是这样的话,朕也不会特颁中旨召诸卿进京,河政是维系国朝的根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