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皇明圣孙 > 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

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俞家父子三人中,俞廷玉死的比较早,在统一战争的时候攻安庆之役战死了,长子俞通海也在征讨张士诚的最后一战里,进攻桃花坞被流矢射中,伤重不治身亡,所以俞家现在剩下的是老二俞通源和老三俞通渊这两兄弟俞通源全程参与了洪武开国的历次战役,并且作为副将跟徐达镇抚过甘肃,可谓是资历将领,俞通渊则常年跟随徐达征战秦、陇、燕、赵等地,不过相比于他二哥,俞通渊现在还是一个平平无奇的都督佥事,在历史上等他崭露头角,得是捕鱼儿海之战了,再次出场就是在白沟河之战中作为豹韬卫指挥使战殁。

也就是说,朱元璋想要建造一支足够支撑起跨海征日级别的远洋舰队,就要把国库全部的家底都填进去,并且在未来数年乃至十余年内,不断投入财政盈余进行维持。

当然,如果不算人力,那么这个成本会极大下降,但问题是,就算用徭役白嫖百姓,百姓也受不了啊,进山找木头,不仅要耗费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而且山里瘴气、毒物、猛兽遍布,都威胁着百姓的生命,即便找到了,也需要通过人力把将近三十米长的巨木从深山中运到河边,必须要上百人肩扛手提,山路一旦遇险,那就都得死。

奉天殿作为皇宫最重要的宫殿,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金銮殿”,上承檐庑殿顶,坐于三层汉台阶之上,整体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在数据上算则是广三十丈,深十五丈,高十二丈。

朱元璋蹙眉问道:“怎么个不一样法,你给咱说说。”

朱元璋抬头看了看奉天殿的金丝楠木承重柱,有了具体的概念。

可是,国库的家底都投入到建造远洋舰队船只上,其他事情不干了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额外筹集一笔造舰资金。

在历史上,明宅宗万历时期,工部的王德完和御史况上进在给万历的奏章中就曾说过此事,为了运输几根巨木,数年内一个县城中便死了近千人,以至于闹出了造反事件。

廖家兄弟两人的死因都有些微妙,这里面不乏明军内部的派系斗争,因为当初廖永安是有机会活的,当时徐达擒获了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张士诚派人和朱元璋商量以廖永安换张士德,然而蹊跷的是,最后张士德被斩了.至于廖永忠所谓的僭越,则更多的被人联想到他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回应天的时候,韩林儿至瓜步时诡异地船翻而死,而其他人却安然无恙的事情。

十丈?

俞通源老实答道:“如果要供十万大军跨海征日之用,至少要五百艘各类远洋舰船,其中以两千料和一千五百料的福船为主,其他船只则包括运输船队所需要的粮食以及后勤供应物品的粮船、专门用来储存和运输淡水的水船、作为海上侦查的马船等等至于人手,水手需新募集三万人左右,花费的话主要在于新建船厂、招募船工、运输巨木以及其他所需材料,材料的大头是巨木,因为福船的船底需有纵贯前后长约十丈的巨大龙骨。”

一一一.二五三.二三六.一一四

说回眼下,奉天殿里正在等待皇帝到来的南安侯俞通源其实有些茫然,因为他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找他。

而朱元璋到来后,开口的第一句话,更是把俞通源给问懵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