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二三事 > 第一八七章 淞沪战 二十四

第一八七章 淞沪战 二十四(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同一天,孔祥熙又致电蒋介石报告各方态度:“昨日冯焕章来访,表示当此国难,万事应勾销,一致对外。又哲生来访,谓:此次出任原系过渡性质,在诸元老指导之下,以济国难。现胡之不来已定,汪则表示以兄之行止为进退。倘兄仍不出,渠惟有辞职,并请弟同来奉化,仅允先电请示。”

看到孙科终于低头认输,并弄清了汪精卫、胡汉民以及在北方仍有一定影响的冯玉祥等的态度后,蒋介石在日记中得意且矫情地写道:“哲生岂真觉悟乎?然余实不欲遽入京也。”

此时的蒋介石还没有下定决心立刻复出,他打算多看一下各方的态度,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再行复出。

但第二天连续接到两封来自南京的电报,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

一封是高凌百来电:“连日京中要人纷纷来奉,其用意善恶不得而知,大致使国人移其目光于奉化,而贻钧座以不负责任之罪名。连日汪、胡有力疾来京消息,更可证明其有作用,请注意。”

第一八七章一二八·淞沪战(二十四)

南京的风雨永远涌动与暗流之下,政治上的斗争和妥协永远不会停歇。

1932年1月10日,何应钦电报蒋介石,报告汪精卫的动向及各方情报:“唐生智日前前来转述了汪精卫的态度:(一)李宗仁、李济深二人日内来京,拟向政治会议提议设军委会;(二)闻广东发冯玉祥一百万元;(三)粤请孙科罢免张汉卿的一切职务职,但孙科未允等语。”

汪精卫的意思除了表示冯玉祥已经接受粤方的拉拢,准备积极对付蒋介石和张学良,同时也将孙科的态度表达清楚。

何应钦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冯玉祥与粤方勾结至深,中央设军委会,职拟表示反对。若冯玉祥等欲与闻军事,不知可否允许汪精卫唐生智等人加入陆军整委会?”

另一封是陈立夫的电报:“金陵大学学生五百余人今晚赴沪转甬请钧座出山,现正设法打销中。惟闻真如有为之派专车讯。此端一开,应付必极困难,务请早为之计,于短期内对时局有明显之表示,否则汪、胡尚可以病为词,而钧座反招不负责任之物议。并请早为设法谢绝学生来奉化之准备为祷。”

局势的发展促使蒋介石不得不有所表示。

12日,蒋介石同张继、何应钦详谈大局,明确指示二人:“余仍愿从汪、胡之后负责,以挽救国难。惟此次政治责任全在胡,故必须胡氏说一句话也。”

三人谈至夜深,蒋归后在床上自省曰:“失言求荣,皆不诚实之过。改之,毋忝所生。”

第二天,蒋介石复电指示:“对与军委会的提案和冯玉祥的意图,我是极端反对的。现在党内团结问题症结的全在胡汉民一人,至于汪精卫的意见需要再行商谈。”

蒋介石还针对时任孙科内阁外交部长陈友仁提出的对日绝交案,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此电只为兄等陈述,请勿转示他人:

如对日绝交,即不能不对俄复交。陈提此案,众皆不察,且多数主张绝交,是诚国家最大危机。

此时我国地位若战而不宣,尚有可言;如绝交即为宣而不战,则国必危亡。

中正认为一旦对俄复交,则列强对我不但不助,而且反而助日。故东三省问题未决之前,如对俄复交,则不止断送满蒙,是乃断送全国也。此必为陈之政策,请注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